全科醫生迎來八大變化 你準備好了嗎?
2018-11-21
全科醫生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的醫療詞之一。
從十九大中提出,到國家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再到后面陸陸續續傳達的一系列政策,可以預見,全科醫生是基層醫療機構現在以及將來待遇最好的職業。
這一年來,“全科醫生”這個職業的前景和空間發生著巨大又微妙的變化。
為了能夠實現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的目標,國家給予全科醫生豐厚的福利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具體都有哪些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全科醫生優先給編制,縣管鄉用、鄉管村用
在2018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 》(下文簡稱《意見》)中,規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的編制內要保證全科醫生的配備,對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要優先安排,簡化招聘程序,可采取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
對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到農村基層執業的全科醫生,可實行“縣管鄉用”(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對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到村衛生室工作的助理全科醫生,可實行“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
所以,一旦擁有了全科醫生身份,編制保障這些便不在話下,并且是優先給予,再不用為那僅有的幾個編制名額擠破頭了。
二、擴大特崗全科醫生隊伍,給予高額補助
特崗全科醫生比一般全科醫生待遇級別更高。按照國家標準,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將不斷擴大。到2020年,逐步將試點范圍覆蓋到所有貧困縣的鄉鎮衛生院,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對于補助標準,國家并沒有劃定一個硬性額度。就目前各地情況來看,對特崗全科醫生的補助每年大都在6萬元以上,且這6萬是在績效工資以外單列的補助。相信過幾年隨著距離目標截止時間越來越近,特崗全科醫生的補助標準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三、基層全科醫生工資達到縣級醫院水平
對于全科醫生待遇的具體標準,國家劃定了一個基準線。《意見》提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這個標準意味著,基層全科醫生的工資不能低于縣級綜合醫院醫生的水平,并且沒有上限。
四、全科醫生擁有獨立津貼
今年4月份,新組建的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全科醫生津貼。
《通知》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在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時設立全科醫生津貼項目,在績效工資中單列。隨后,不少省份都在當地具體的鼓勵全科醫生方案中加入了這一利好政策,如寧夏、湖北、重慶、貴州、新疆、四川等地。
五、專科醫生轉全科,可增加執業范圍
為了能最大程度地促進現有醫生向全科醫生轉化,國家提出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注冊執業范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而在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優化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準入服務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在縣級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確因工作需要,經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考核批準,報設區的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可申請同一類別至多3個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所以,一個全科醫生進過多專業注冊之后,可以在全科以及自己擅長的專科領域執業,再不用擔心自己超范圍執業的問題了,且今后個人的事業發展也會頗受裨益。
六、全科診所大放開,迎來開辦黃金期
最近一年來,社會辦醫的紅利一波接一波,6月份國家更是取消了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二證合一。而全科診所的開辦,除了擁有這些“大眾福利”外,紅利要更多。
國家明文規定,醫療機構相關規劃布局不對全科診所的設置作出限制,實行市場調節。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全科診所。
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非營利性全科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其參與當地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以及承接政府下達的相關任務,并逐步擴大購買范圍。
7月份上海出臺《關于推薦健康服務建設55條意見》轟動了醫療界,對全科診所的準許進一步放開更是惹人注目,既支持具備全科醫師資質的執業醫生開辦全科診所,并實行備案制,全科診所擁有了與中醫診所同等的傾斜政策。
所以,開全科診所既不受布局限制,還可以不用醫療機構設置審批,且只需備案即可,還可以做公衛,可以說是最大程度地放開了。
七、基層全科醫生(包括鄉村醫生)可多點執業,在藥店開診所
在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印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注明,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
但今年7月,廣東省打破了這個規定。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注冊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在零售藥店內設立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并按勞取酬”。
不僅如此,具有全科醫學執業范圍的鄉村醫生,可上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多點執業,以上人員應加注全科醫生執業范圍并納入屬地全科醫生人員統計和管理。
所以,全科這個執業范圍相當于基層醫生的“黃馬褂”,只要擁有了它便可以享受各種在基層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可以在藥店開診所,不開診所的可以到全科診所多點執業,鄉村醫生也不用被限制在村衛生室這個方寸之地,可以到社區或衛生院多點執業了。
雖然這方面還只是廣東一省的政策,但多點執業進一步放開是大勢所趨,基層醫生多點執業的紅利首先發生在全科醫生身上的事實已經發生,相信距離全國推廣的日子不遠了。
八、職稱評定開綠燈,一批年輕副高專家將誕生
成為全科醫生之后,之前基層醫生評定職稱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年初國家發布的《意見》在基層全科醫生職稱晉升方面提出以下2點:
1、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2、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取得中級職稱后在貧困縣農村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經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副高級職稱,取得的副高級職稱原則上應限定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任。
可以說,全科醫生在職稱評定方面有著“跳級”的優惠,若干年之后,一批年輕的副高級醫師將在基層誕生。
綜上,在十九大將“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納入健康中國戰略之后,今年關于全科醫生的優惠舉措可謂火力全開,隨著目標任務的加劇,明年的火力只會更猛,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實力包裝自己,抓住全科醫生這個風口,實現華麗轉身。
從十九大中提出,到國家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再到后面陸陸續續傳達的一系列政策,可以預見,全科醫生是基層醫療機構現在以及將來待遇最好的職業。
這一年來,“全科醫生”這個職業的前景和空間發生著巨大又微妙的變化。
為了能夠實現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的目標,國家給予全科醫生豐厚的福利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具體都有哪些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全科醫生優先給編制,縣管鄉用、鄉管村用
在2018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 》(下文簡稱《意見》)中,規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的編制內要保證全科醫生的配備,對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要優先安排,簡化招聘程序,可采取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
對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到農村基層執業的全科醫生,可實行“縣管鄉用”(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對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到村衛生室工作的助理全科醫生,可實行“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
所以,一旦擁有了全科醫生身份,編制保障這些便不在話下,并且是優先給予,再不用為那僅有的幾個編制名額擠破頭了。
二、擴大特崗全科醫生隊伍,給予高額補助
特崗全科醫生比一般全科醫生待遇級別更高。按照國家標準,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將不斷擴大。到2020年,逐步將試點范圍覆蓋到所有貧困縣的鄉鎮衛生院,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對于補助標準,國家并沒有劃定一個硬性額度。就目前各地情況來看,對特崗全科醫生的補助每年大都在6萬元以上,且這6萬是在績效工資以外單列的補助。相信過幾年隨著距離目標截止時間越來越近,特崗全科醫生的補助標準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三、基層全科醫生工資達到縣級醫院水平
對于全科醫生待遇的具體標準,國家劃定了一個基準線。《意見》提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這個標準意味著,基層全科醫生的工資不能低于縣級綜合醫院醫生的水平,并且沒有上限。
四、全科醫生擁有獨立津貼
今年4月份,新組建的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全科醫生津貼。
《通知》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在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時設立全科醫生津貼項目,在績效工資中單列。隨后,不少省份都在當地具體的鼓勵全科醫生方案中加入了這一利好政策,如寧夏、湖北、重慶、貴州、新疆、四川等地。
五、專科醫生轉全科,可增加執業范圍
為了能最大程度地促進現有醫生向全科醫生轉化,國家提出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注冊執業范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而在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優化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準入服務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在縣級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執業的臨床醫師,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確因工作需要,經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考核批準,報設區的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可申請同一類別至多3個專業作為執業范圍進行注冊。
所以,一個全科醫生進過多專業注冊之后,可以在全科以及自己擅長的專科領域執業,再不用擔心自己超范圍執業的問題了,且今后個人的事業發展也會頗受裨益。
六、全科診所大放開,迎來開辦黃金期
最近一年來,社會辦醫的紅利一波接一波,6月份國家更是取消了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二證合一。而全科診所的開辦,除了擁有這些“大眾福利”外,紅利要更多。
國家明文規定,醫療機構相關規劃布局不對全科診所的設置作出限制,實行市場調節。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全科診所。
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非營利性全科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其參與當地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以及承接政府下達的相關任務,并逐步擴大購買范圍。
7月份上海出臺《關于推薦健康服務建設55條意見》轟動了醫療界,對全科診所的準許進一步放開更是惹人注目,既支持具備全科醫師資質的執業醫生開辦全科診所,并實行備案制,全科診所擁有了與中醫診所同等的傾斜政策。
所以,開全科診所既不受布局限制,還可以不用醫療機構設置審批,且只需備案即可,還可以做公衛,可以說是最大程度地放開了。
七、基層全科醫生(包括鄉村醫生)可多點執業,在藥店開診所
在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印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注明,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
但今年7月,廣東省打破了這個規定。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注冊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在零售藥店內設立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并按勞取酬”。
不僅如此,具有全科醫學執業范圍的鄉村醫生,可上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多點執業,以上人員應加注全科醫生執業范圍并納入屬地全科醫生人員統計和管理。
所以,全科這個執業范圍相當于基層醫生的“黃馬褂”,只要擁有了它便可以享受各種在基層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可以在藥店開診所,不開診所的可以到全科診所多點執業,鄉村醫生也不用被限制在村衛生室這個方寸之地,可以到社區或衛生院多點執業了。
雖然這方面還只是廣東一省的政策,但多點執業進一步放開是大勢所趨,基層醫生多點執業的紅利首先發生在全科醫生身上的事實已經發生,相信距離全國推廣的日子不遠了。
八、職稱評定開綠燈,一批年輕副高專家將誕生
成為全科醫生之后,之前基層醫生評定職稱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年初國家發布的《意見》在基層全科醫生職稱晉升方面提出以下2點:
1、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2、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取得中級職稱后在貧困縣農村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經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副高級職稱,取得的副高級職稱原則上應限定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任。
可以說,全科醫生在職稱評定方面有著“跳級”的優惠,若干年之后,一批年輕的副高級醫師將在基層誕生。
綜上,在十九大將“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納入健康中國戰略之后,今年關于全科醫生的優惠舉措可謂火力全開,隨著目標任務的加劇,明年的火力只會更猛,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實力包裝自己,抓住全科醫生這個風口,實現華麗轉身。